“師傅,拒絕浪費,低碳生活,讓我們傳承前輩的勤儉美德。來,給您一份宣傳頁……”
8月20日,渭河花園小區門口來了一群“紅馬甲”,他們給來往的行人發放《勤儉節約、拒絕浪費,節能降耗、低碳生活倡議書》,并耐心講解在生活中勤儉節約的小常識。他們就是來自渭化集團動力車間黨支部的黨員志愿者。
為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響應公司工會“節能降耗、低碳生活”倡議,動力黨支部根據生產車間倒班的工作性質,結合8月份主題黨日組織黨員志愿者活動,“紅馬甲”志愿者利用工作之余走進花園小區,推廣宣傳綠色健康飲食和低碳生活方式,為打造節約型社會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懸掛宣傳橫幅,介紹節儉知識
“希望您和您的家人在生活中都能養成節約習慣,堅決杜絕浪費。”
“只要每個人都自覺做到勤儉,全社會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自然就形成了。”
“勤儉節約不是口號,必須要落實在行動上。例如生活中拒絕飯菜浪費,拒絕長明燈、長流水;下班前及時關掉電腦、空調、電風扇,還有無紙辦公,必須打印時要采取雙面……”
活動現場,“勤儉節約 拒絕浪費 節能降耗 低碳生活”的橫幅分外耀眼。紅馬甲們在散發宣傳彩頁的同時,還不厭其煩地給過往行人講解生活和工作中節儉知識。
一位買菜回來的退休職工告訴筆者,“宣傳頁上寫的東西,我都看了。很好,我們這些老年人都是從窮苦年代過來的。應該讓現在的年輕人多學習,咱們前輩留下的節儉美德可不能丟。這樣的活動得多搞。”
身著紅馬甲的“三口之家”
“叔叔,我們在做勤儉節約的宣傳,這是倡議書。”
“哦,謝謝小朋友。幾歲了?”“我六歲了,開學就上一年級。”
“哦,那么能告訴我怎么做才算節儉?”“吃飯時不要剩,洗完手時要關水。還有……”
“你怎么知道這么多,小朋友?”“爸爸媽媽教我的。他們也在那邊發傳單。”
活動現場最小的志愿者徐兆文是動力車間黨員張紅蘭、徐濤年僅六歲的兒子。說起帶兒子來活動現場的初衷,徐濤這樣說,“孩子放暑假了,參加這樣的實踐活動,對他幫助應該很大。”
活動過程的一段小插曲
上午11點20分,就在“紅馬甲”們正忙于給行人散發宣傳彩頁時,活動現場來了一位語無倫次的老人,她一會哭一會笑的表情立即引起志愿者的注意。經過大家仔細耐心地詢問,從她斷斷續續的敘述中隱約了解到這是一位患有癡呆癥狀的走失老人。為了幫助老人找到親人,大家一邊安撫她坐在椅子上,并耐心開導穩定其情緒,一邊想辦法從她談話中尋找其家人信息。得知老人還未吃早餐,黨員馬文平從商店給她買來食品。
“我聽不見?我沒家……”在和老人談話后并沒有獲得有價值的信息,就在大家發愁如何聯系到老人家屬時,黨員李萍發現老人胸前掛著一個牌子,背面好像寫了一串數字,“會不會是電話號碼?”可是就在準備拿在手上詳細看時,老人卻顯得異常驚恐并用手阻攔“你們想干啥!這個不能看,不能看。”后在大家的耐心勸說下,這才看全了牌子上的電話號碼。
四十分鐘后,接到電話的老人家屬從老城急匆匆趕來。“謝謝,謝謝你們這些好心人!我都找了三四個小時了。真不知道咋感謝你們。”“不用謝,趕緊帶老人回家吧。”
按照動力支部8月主題黨日活動方案安排,8月20日,同樣的黨員志愿活動在渭化集團廠區內同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