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師傅,這是檢修活,為啥你就開干了。”
“這個閥門咱倆轉不動,看來必須得叫牛師傅了。”
“牛師傅,你快下來,這爬高下底的活就交給我們年輕人來。”
這個被稱為“牛師傅”的陜北漢子其實名叫劉瑞斌,是位有著15年黨齡的老黨員,目前在動力車間三期鍋爐控制室工作。之所以同事們都叫他“牛師傅”,源自于他身上具有的“牛”品質。
甘于奉獻、閑不住的“孺子牛”
“班長,牛師傅去現場這么久,又忙啥去了?”9月24日21時30分,筆者發現已經出去快一個小時的劉瑞斌還沒有回控制室,就詢問其去向。
“牛師傅剛才在現場清理高壓流化風機濾網呢。”
“清理濾網?!這不是檢修干的活么。”
“是呀,可他說這活又沒啥技術含量,自己能干就不麻煩檢修工了。”
“可這也用不了這么長時間呀?”
“哦,清理完濾網后,他打電話給我說平時定排時閥門不靈活,就又去給閥桿抹黃油去了。”
這就是劉瑞斌,一個始終忙碌在生產現場的人。或打掃現場衛生,或對設備進行潤滑維護,亦或做一些本不屬于自己職責范圍內的諸如閥門填料緊固、濾網清理的檢修活……他就像一頭孜孜不倦的孺子牛,為企業默默地奉獻著自己。
力大無窮、善思考的“老黃牛”
“牛師傅,牛師傅!這個太沉了,怎么抬都抬不動,咋辦呀?”“都走開,讓我來!”每當在現場遇到重活甚至幾個小伙子都吃不消的時候,劉瑞斌就會當仁不讓,也讓年輕人見識了什么叫“力大無窮”。
雖然劉瑞斌力氣大,可從來都不蠻干。還記得筆者進廠后第一次關閉汽動泵出口閥時,當三四個小伙子累得氣喘吁吁的“一二一”時,就見他拿著一根鋼管、一卷鐵絲和一把鉗子來了“把這個固定在閥輪上……”只見他三下五除二,動作麻利的將鋼管固定好,大伙再使勁,果然輕松了許多。“牛師傅,還有這訣竅,能工巧匠呀。”
這就是劉瑞斌,不管生產現場遇到多么急難險重的活,到了他這里都“不算問題”。他就像一頭力大無窮又善于思考的老黃牛。
“企業好了,我們的生活才有保障。”說起自己身上的“牛勁”,劉瑞斌告訴筆者,活干得多了,就練出了力氣,經常干活也就積累出許多經驗和技巧;從這個意義上講,還得感謝企業鍛煉了自己。他說,人要學會感恩,要明白努力工作,既是為企業大家也是為自己小家!也正因為此,無論是業務技術,還是現場作業,劉瑞斌的表現那是真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