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董獻軍 通訊員 曹海峰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
回望2022年,是陜煤集團陜西渭河煤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渭化集團”)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是集團在“雙碳”目標下奮力實現轉型升級發展的關鍵之年,也是各項工作取得突出成績的一年。一年來,渭化集團賡續“特別能戰斗”精神,打造新時代渭化新風,攻堅克難,鏗鏘奮進,緊緊圍繞“節能降碳、節水減排、協同增效”這個主課題,渭化人堅持五個“聚焦”,深化改革、攻堅克難、搶抓機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實現了“五個創新”,不僅充分展現出了國有企業“頂梁柱”的責任擔當,更呈交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實現營業收入63.5億元,尤其是彬州公司乙二醇投產且高質量運行,助其增幅“火箭式”提升,同比增長達到92%,創公司營收歷史新高。集團本部盈利5.34億元,同比增加 2.37 億元,增幅79.8%,創集團歷史最好盈利水平……
歷史總是在繼往開來中前進的,事業總是在接續奮斗中創造的。站在2023年的門檻,回望渭化人2022年走過的路,他們每一步都堅實穩重,每個印跡都歷歷在目。
聚焦風險防控 防住環境“新變化”
在風雷激蕩中挺立潮頭,在勇毅篤行中寫就華章。過去的一年,面對國家嚴格的安全環保要求、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堅強不屈的渭化人以“越是艱難越向前”的英雄氣概和“越是壓力越有力”的拼搏精神,有效防范化解了各類風險挑戰,為集團穩健發展撐起了優質的“保護傘”。
“加把勁!咱把這最后一根線接完,測試后沒問題了就送電試運行了……”2022年10月24日,渭化集團污水VOCs裝置區內,計控電儀部檢修二班班長鄒慶堯一邊忙碌著一邊為工友們加油打氣。污水處理裝置占據整個集團生產裝置區面積的三分之一,電氣設備數量多。為了保障污水設備安全穩定運行不鬧“情緒”,鄒慶堯和他的工友們每天按時按點對裝置區內電氣設施進行巡檢,定期對現場電氣設備進行維護,與工藝人員講解電氣設備操作知識,全方面覆蓋到每個角落,不放過一處隱患,不漏掉一個盲點。這件“小事”只是渭化集團狠抓源頭治理、苗頭處置、閉環整改、每一個環節都不松懈的縮影。
在“嚴”字上下功夫,安全環保管控有力。渭化集團通過實施管控降污、工藝治污、中水提質等有力措施,實現污水全過程的資源化利用,為安全環保生產提供堅實保障。創新編制安全環保紅線條款、生態環境責任清單、五類安全管理人員《安全履職記錄本》,推行紀委聯合安全環保督導制度,公司安全環保管理水平持續加強。制定老舊裝置“一裝置一策”風險常態化管控方案,確保公司合成氨、尿素裝置穩定運行。聘請第三方專業機構,對生產裝置進行化工過程安全管理審查(PSM)及HAZOP分析,提高了裝置安全生產水平。嚴格落實環保要求,持續提升環保管理水平,集團本部順利評定為環保績效評級B級企業,使得冬防期間公司本部裝置負荷不受限產20%的影響。
在“疫”字上抓落實,防疫情保經營精準發力。“疫情防控期間,公司防疫與產銷兩手抓,一方面保障生產銷售正常進行……”渭化集團全面落實疫情防控政策要求,結合集團實際及時制定并發布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且嚴格落實,在疫情放開前實現了“零確診、零疑似”的防控目標。針對疫情防控期間物流交通受阻困境,成立渭化集團接車站,為來廠貨運駕駛人員提供溫馨周到的服務,保障集團物流運輸工作的順利開展。面對疫情造成的市區靜態管理,渭化人發揚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渭化精神,堅持生產為先、有家不回,單位沒有床位,辦公桌、會議桌、餐廳地面就當床,全員牢牢守在了工作崗位上,確保了公司生產經營工作的順利進行。
聚焦精細管理 開創發展“新高度”
“1號氣化爐運行118天,再創歷史新高。”2022年9月19日11時,渭化集團氣化爐倒爐工作現場傳來一片歡呼之聲,喜悅流淌在每一個人的臉上。
為了提高氣化爐運行時間,渭化集團開展“氣化爐運行時間對標”,不斷挖掘裝置潛力,改進工作方法,精心維護,不斷提高氣化爐運行時間,減少氣化爐開停車,達到節能降碳的目的。
三人行,必有我師。這既是渭化人對標國內外行業先進企業勇于進行技術革新、提升自我綜合實力的鏡頭回放,又是他們聚焦精細化管理、促進集團發展攀越“新高度”的情景再現。
精細化管理,是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法寶”。2022年,渭化集團積極響應國家經濟穩增長號召,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思路,不斷挖掘新的效益增長點。圍繞裝置節能降碳、節水減排開展多項技術攻關,取得多項實效化成績,為區域經濟發展和能耗管控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營”字上謀方略,經營管理再創佳績。充分利用物資集團彬長分公司集采的資金優勢,減少公司資金占用,全年超市代儲物資2135萬元、處置廢舊物資630萬元、盤活閑置積壓物資96萬元,均超額完成年度工作目標,為集團經營效益貢獻了積極的力量。積極拓展新能源業務,利用現有建筑屋頂、廠區閑置空地以及廠外棧橋等,在集團本部及彬州公司立項實施分布式光伏項目7項,總裝機容量13兆瓦,年節約購電成本約360萬元。積極研究政府政策文件,爭取到增值稅留抵退稅資金1.46億元;享受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5000萬元。2022年各子公司實現貿易收入16.5億元,為集團效益提升貢獻了積極的貿易力量。緊盯國外尿素產品銷售市場,全年實現尿素出口3萬噸。
在“節”字上做文章,能耗水平持續降低。甲醇、合成氨折氨噸耗煤電同比降低0.06噸/噸;乙二醇噸耗煤電同比降低0.63噸/噸。年度乙二醇產品單位能耗成功達到行業標桿水平。彬州公司平均外排廢水約58方/時,完成外排廢水≤70方/時指標,乙二醇耗水11方/噸,遠遠小于國標先進乙二醇生產企業耗水定額≤17方/噸的標準。彬州公司積極開展氣化爐沫煤摻燒工作,目前沫煤摻燒量已穩定達到1600噸/天,約占氣化爐總用煤量的85%,有效降低乙二醇生產成本。實現了四套蒸汽熱網系統各減壓站通過蒸汽量為零,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一、二期氣化爐煤漿濃度61.7%,三期氣化爐煤漿濃度62.6%,彬州公司氣化爐煤漿濃度穩定在62.5%-63%,煤漿提濃效果顯著。嚴格執行錯峰發電、用電措施,持續提高谷電占比,減少外吸電量,有效降低用電成本,全年外吸電2.5億萬度,較年計劃減少1.8億萬度,同比減少1845萬度,節約外購電成本1083萬元。
聚焦規劃發展 增添發展“新動能”
回看來時路,渭化人憑借著一顆“不斷創新、不斷發展”的恒心,聯系設計院、對接政府部門、推進新項目,持續為集團高質量發展匯聚磅礴力量。
“不斷學習新技術、掌握新動向和具備科技發展的前瞻性,是我們每一個渭化人的出發點,建設建立多元化產業結構更是我們為之奮斗的目標。”2022年3月上旬,渭化集團彬州公司首套節能降耗科技項目——乙二醇液相加氫裝置開車成功,車間主任楊磊難掩內心激動。據楊磊介紹,該項目是通過增加乙二醇液相加氫裝置,使合格乙二醇經過液相加氫反應后,脫除乙二醇中的微量有機雜質,有效提高了乙二醇產品優級品率,每年可以為集團產生1700萬元左右的經濟效益。
高點站位、高位謀劃,在更高格局中找準坐標,成為渭化集團2022年高質量發展的主題詞。
在“謀”字上觀大勢,描繪發展藍圖。集團本部啟動就地改造。彬州公司制定了《彬州公司二期規劃方案》,并已納入了咸陽市“陜企進咸深度融合”簽約項目。根據集團實際情況,修訂完成渭化集團“十四五”發展規劃方案,公司未來發展道清路明。
在“效”字上謀發展,科技項目有序落地。全年討論并審議通過科技項目30余項,兩個廠區氣化細渣脫水干化綜合利用、彬州公司液相加氫、DMC精制等20余個科技項目的建成投運,兼顧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同時已為公司創造了約9000余萬元的經濟效益。技術創新水平進一步提升,全年獲得授權專利4項,其中包括發明專利1項,也是該集團近8年來首個發明專利。持續推進智能工廠建設,集團本部建成財務管理系統、鍋爐先進控制系統(APC)等;彬州公司建立實時數據庫系統、生產執行管理系統(MES)等,并運行良好。
聚焦國企改革 改出渭化“新面貌”
“崗位公開競聘猶如一支沖鋒號,奏響了員工成長發展的新號角,不僅為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提供了公平公正的競技和展示平臺。”2022年2月中旬,在渭化集團實施的競聘上崗活動中,莊林一路過關斬將,順利通過面試、筆試等多道關卡,競聘到生產部技術員崗位。談及集團實施的缺員崗位全面實施競聘上崗,莊林內心波瀾涌動,感觸萬千:“集團人事制度的改革,大大提高了我們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改革,是企業得以高質量發展的“基石”。回眸2022年,渭化集團的改革決心之堅定、改革范圍之廣闊、改革力度之深入、改革成績之突出都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說是創造了渭化集團改革“之最”。
在“破”字上求蛻變,“三項制度”改革成效顯著。新版人力資源管理體系落地實施,暢通了職工晉升通道,打破了以往“大鍋飯”分配模式,體現了收入憑貢獻、升職靠業績的管理宗旨。成立了企業管理部,合并了氣化車間、合成車間,進一步提高部門、車間工作效率。扎實開展干部專項考核、公開競聘上崗、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工作,全年累計調整干部2批次31人,末等調整1名,職務退出1名。積極開展“線下+線上+直播帶崗”等多種形式招聘活動,全年累計招聘新員工45人,充實了生產經營的后備力量。積極組織開展班組長培訓、中層以下管理人員培訓等形式多樣的全員全崗培訓模式,激發職工學習熱情,提高企業培訓實效。該集團選手在省國資委組織、陜煤集團承辦的“能化杯”省二級大賽中榮獲“團體銀獎”,在省國資委舉辦的第五屆國有企業職工技能大賽省一級大賽中取得團體銀獎的優秀成績。
在“治”字上強弱項,法人治理結構更趨完善。集團本級、所屬9家子公司修訂并發布《公司章程》《董事會議事規則》等十余項董事會相關制度,并及時完成各項工商手續辦理。制定發布《董事會授權清單》等制度,進一步明確了法人治理體系實施細則,實現了董事會、總經理辦公會、技術委員會等會議的規范召開。嚴格落實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契約化管理,堅持以“崗”定責、以“崗”考責,結合各級經理層成員不同企業、不同崗位、不同分工等情況,做到“一人一崗”制訂崗位說明書,“一人一表”設置經營業績指標。
聚焦黨建民生 建立渭化“新擔當”
“我們要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成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的具體行動。”為表達對駐外職工的真切關懷,2022年元旦剛過,渭化集團物資采供部黨支部組織人員前往三原縣探訪慰問駐煤臺員工。
渭化集團持續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以群眾滿意作為“試金石”,緊盯群眾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所急所盼,切實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回首2022年,渭化集團以黨支部標準化創建為根,以清廉國企建設為基,在黨建融合上積極發力,有效推動民生福祉落地生根,認真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樹立了集團良好形象。
在“責”字上務實效,“兩個責任”落地有聲。組織開展專題宣講27次,引導全體干部職工深入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圓滿召開集團第二屆黨代會,高質量完成集團黨委、紀委換屆選舉。開展“節能降碳黨員先行十個一”系列活動,將黨建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中心工作統籌部署,一體化推進。扎實開展黨建“A+B結對互檢”“黨支部動態星級達標評定”等系列活動,有效有力促進了黨支部標準化建設。集團紀委自主構建“1555”紀檢監察工作體系,著力推進系統化、規范化、實效化履行監督執紀職責。持續深化“4+10”紀檢監察工作機制,全年開展一周一輪值50天、一月一警示13次、政治監督27次、季度抽查4次、專項檢查8次、廉政談話14人次,營造了集團上下風清氣正的工作氛圍。
在“暖”字上見真章,責任關懷無微不至。為有效應對疫情防控形勢,順利組織完成了職工療養74人次。堅持“為群眾辦實事”,為職工修建自行車棚并安裝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有效解決了職工自行車遮風避雨難、電動自行車充電難等問題。“暖心工程”暖人心,有序推進“四季送”、單身樓修繕、疫情防控慰問等工作,把企業的關懷、組織的溫暖送到基層一線職工的心坎里。始終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并重,在無償獻血、植樹護綠、尊老愛幼、鄉村振興、城市建設、疫情防控等方面主動奉獻、積極作為,組織開展“百人無償獻血”活動,2022年被渭南市政府授予“無償獻血工作促進獎單位獎”;常態化開展關愛特教兒童志愿服務活動,為孩童們帶去教輔用具和啟蒙書籍;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多次為包聯點韓城市五星村帶來傳統文化藝術的熏陶和移風易俗文明宣講活動,并購置垃圾清運鏟車、大蔥開溝機、小型旋耕機、高壓深井泵等農用機械設備,實現物質、文化同步振興……
“打造百年老店,創建一流企業,是我們每一名渭化人的光榮與夢想!”渭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張增戰表示,2023年,渭化人將以“作風提升年”為主課題,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緊盯集團本部就地改造項目和彬州公司二期項目建設,以愚公移山的意志和滴水穿石的毅力,乘勢而上,團結拼搏,主動作為,埋頭苦干,為打造本質安全環保、技術行業領先、效益顯著提升、能耗顯著下降、產品競爭力顯著增強的現代煤化工企業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