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著和煦的秋風,掃去幾日的陰霾,時間來到了公司一二期裝置大檢修的第三天。今年,是氣化、合成兩個車間合并后的首次檢修,在各司其職的同時,大家默契協作。作為一名參與五次檢修的“老操作工”,對于氣化裝置經常涉及的受限空間作業安全,自然也有些自己的感悟。
票證辦理齊全作業安全交出
來到大檢修現場,許多的受限空間作業正在有序進行,為了保障作業人員的安全,作為工藝配合人員,首先在經過一系列地降溫,泄壓,置換、分析合格后,并保證票證齊全有效,才算是完成作業前的準備工作,方能作業安全交出。
各司其職明確到人
接下來,制定作業方案,明確人員職責,也是檢修安全必備手冊里關鍵的一頁。有限空間作業前對作業環境進行評估,分析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制定有限空間作業方案。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明確作業現場負責人、監護人員、作業人員及其安全職責,這樣才能保障這項檢修任務有條不紊地進行下去。
安全交底把控細節
進行安全交底,檢查設備安全。現場負責人應對實施作業的全體人員進行安全交底,告知作業方案、作業現場可能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作業安全要求和應急處置方案等,應履行簽字確認手續;應對安全防護設備,個體防護裝備,應急救援設備,作業設備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問題立即更換。應封閉作業區域,并在出入口周邊顯著位置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和警示說明。只有把這些細節做到位,檢修安全才算是落到了實處。
安全防護有效隔離
有限空間內可能存在爆炸危險的,應采取相應的防爆措施。存在可能危及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的設備設施物料及能源時,在有限空間外上風側開啟出入口,應進行自然通風,采取封閉封堵切斷能源等可靠的隔離措施,并上鎖掛牌或設專人看管。有限空間內承裝或者殘留的物料對作業存在危害時,作業人員應當在作業前對物料進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換。
除此之外,還有氣體檢測和機械通風。作業前應在有限空間外上風側對有限空間內的不同部位進行氣體檢測,檢測人員應當記錄檢測的時間、地點、氣體種類、氣體濃度等信息。當氣體檢測濃度不合格時,必須對有限空間內進行機械通風,通風后應對有限空間內氣體再次檢測,檢測結果合格后才能實施作業。檢測合格后,應根據危害程度,正確選擇佩戴有效的個體防護用品進行作業,也是對自己和他人安全負責的體現。
執行受限空間安全規程,落實安全檢修工作,應該是每一位檢修操作工最基本的職責所在,安全“警鐘”要長鳴,安全“紅線”要遠離,這便是我的多次檢修未曾改變的安全“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