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下午,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趙強,總工程師馬軍忙一行深入到合成車間,針對近期國內多起氣化裝置事故頻發的嚴峻形勢,同一線技術組成員及值班長一起深入吸取億鼎公司“9.7”高壓氣體噴出事故教訓,展開充分事故分析,筑牢安全生產堤壩。安全環保部、機械修造部等相關部門及人員參加分析討論。
在觀看億鼎事故的小短片后,趙強說到:“從流程圖看,億鼎氣化爐管線布局與合成車間氣化爐管線布局有高度相似之處,探討事故原因對我們汲取教訓,避免同類事故的發生很有借鑒意義。我們要清楚認識到‘管線打開方式錯誤’是事故的根本原因;工藝交出不清,檢修人員盲目作業等也是造成事故發生的原因之一;其次,平臺上人員多,也是事故擴大的重要原因。”
接下來,參加人員依次發言。“檢修前一定要安全交出,做好隔離、泄壓、置換、停機、斷電、就地放空、低點排放等措施”。“對工藝狀態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因為細小的疏忽就可能帶來可怕的后果”。“泵的止逆閥和出口閥之間存在憋壓現象,因此拆法蘭時要試探性拆除,先從一側拆開,觀察管線內部有無氣體”。“盲板由盲倒通后,要對管線進行泄壓操作,必須制定標準化的作業流程,不能依靠經驗主義。”工藝交出時,一定要做好再三確認,多提醒,多教育”。“此次事故是由閥門故障引起的,所以閥門定期的檢驗維修很重要,要做好計劃性檢修、預防性檢修,這樣才能防患于未然。”“重要的作業活動,要通過風險評價工具如工作危害分析JHA、危險與可操作分析Hazop等來制定相對應的控制措施。”參加人員認真思考、深刻分析、查漏補缺。
馬軍忙強調:“通過工藝、設備、安全各角度討論,能使作業有效銜接,對我們開展安全工作是大有裨益的;要杜絕事故發生,要從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以及管理的缺陷入手,針對泄漏、連鎖投用、變更等風險性大的情況做好應對措施;要加強學習,學習典型事故案例,做好自查自糾,做到舉一反三。”
“關的閥門內漏是常態,絕不能依靠壓力顯示來判斷壓力;工藝交出一定要驗證,能量隔離一定是閥門加盲板或者閥門加導淋的雙重隔離;多次暴露問題的地方,就要進行升級改造,要做到裝置的本質安全。”趙強作出重點強調。
合成車間主任王東亮代表生產一線車間表示,公司領導在元旦節前開展這樣一場“典型案例分析會”,使崗位人員深刻認識到了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與特殊敏感性,生產一線人員將嚴格落實各項管理制度,認真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確保生產裝置的安全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