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20點35分,整個生產裝置區在38度的高溫烘烤中結束了一天的疲憊。但此刻,在公司321變電所內,計控電儀部運行人員就像守護神守護著這片化工裝置“叢林”,為生產安全穩定運行保駕護航。
一千多臺電氣設備,這是他們的工作
即使到了傍晚,“秋老虎”的余溫依然讓人覺得悶熱難耐。孔維成和楊楠楠換上絕緣鞋,戴上安全帽,拎著工具往裝置區走去,開始了又一次巡檢。“我們的工作服都是長衣長褲,雖然在高溫天氣下,走不到一會就渾身濕透了,但為了起到保護效果,去裝置區勞保著裝一定要到位”,運行班組副班長孔維成撐了下衣領,想要散去些熱氣。
穿戴完備后,孔維成和楊楠楠拿起測溫成像儀,開始對界區內各個電機、開關柜、變壓器等設備進行測溫。鑒于化工裝置的特殊性,長期連續運行,加上最近高熱的天氣,設備容易出現發熱情況。“正常情況下,設備的溫度在四十五度左右,隨著室外溫度和負荷的變動,設備的溫度也會增高,當測溫儀數值超過七十,我們就需要對相關設施采取措施,及時檢查并發現問題進行處理。”孔維成介紹道。
一千多畝的裝置區內,塔罐林立,管道縱橫,將一個個設備連在一起,匯成一個龐大的裝置“叢林”,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煤化工傳奇。廠區內,像孔維成和楊楠楠這樣的運行人員每天都要穿梭于內,守護著上千臺電儀設備的安全。“這些設備的‘健康’狀態就是裝置運行的‘晴雨表’,每天我們都要對他們進行測溫巡檢,一趟轉下來,至少也得一個小時。”孔維成說。
8月20日那晚,孔維成和楊楠楠在對脫硫1號水泵電機進行測溫時,發現溫度超過正常運行溫度,立即采取冷卻措施對其進行降溫并檢查運行電流情況,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搶救”,電機溫度最終降下來并穩定在57度左右。“這種突發情況我們都經歷過很多次,特別是天氣炎熱的時候,如何快速解決問題我們也演練過很多次,以最快速度將缺陷消除。”
35個變配電室,這是他們的努力
“不停電就是最好的保障。”酷熱的天氣對變配電室的溫度控制極其困難,給運行人員帶來極大挑戰。
“室外溫度太高容易引起空調室外機的壓縮機溫度過高造成停止工作,從而不制冷,需要額外關注并及時進行降溫。”運行人員樊曉溪說,鍋爐界區、氣化界區內重點設備都是變頻器控制,而變頻器內都是精密電子元件,對環境溫度要求較高,每年夏天,這些區域都是重點關注對象。
面對高溫“烤”驗,計控電儀部嚴格落實《2024年計控電儀部防暑降溫工作措施》,“針對高溫天氣,在電氣設備運維方面,我們采取差異化運維方式,根據設備負載情況,動態調整巡檢策略。對于重要區域、重點設備,我們加大了巡檢力度,增加特殊監護和巡檢頻次,做好檢測數據比對分析,確保在第一時間發現并消除安全隱患。”計控電儀部副主任工程師王少盼表示,在高溫天氣階段,未發生因設備溫度高影響生產的事故,為公司穩定生產提高了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