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近期,我重新學習了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細品了一頓豐盛的“作風大餐”,感悟良多。
《習近平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論述摘編》集中反映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化作風建設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文中指出:“人不率則不從,身不先則不信。”作為一名黨員,深刻感悟到,干工作要帶頭沖在前、干在先,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才能更好地凝聚上下同欲、協同作戰的工作情誼,匯聚勢不可擋、無堅不摧的強大合力,為公司高質量發展貢獻堅實的力量。
身體力行,貴在“行”字當頭。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條目清晰具體,其生命力全在于執行。從遏制“舌尖上的浪費”到整治“車輪上的腐敗”,從精簡文山會海到規范調研考察,每一條都呼喚腳踏實地的行動。若僅將規定束之高閣、視作“手電筒”只照他人,則必然淪為形式主義新變種。正人先正己,己不正,焉能正人?黨員領導干部帶頭輕車簡從、深入一線,公務接待回歸簡樸務實,文風會風煥然一新,正是身體力行釋放的強勁示范效應,讓清朗之風由點到面,蔚然成林。
身體力行,源于“實”處生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如利劍出鞘,其鋒芒所指,正是群眾深惡痛絕的沉疴積弊。剎住“節日病”,整治“會所中的歪風”,劍鋒所指,祛除了特權思想與官僚習氣,讓群眾真切感受到黨風政風持續向好帶來的清新氣息。作為一名黨員,要自覺把“實”字當成一面鏡子、一把尺子,經常拿來照一照、量一量,自覺接受群眾監督,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放在技術創新、干事創業上。用“鐵肩擔道義”的勇氣直面挑戰,用“絕知此事要躬行”的信念扛起責任,無論是臨危受命的挺身而出還是日常工作的執著堅守,唯有在責任與擔當中砥礪前行,方能書寫時代的奮進篇章。
身體力行,在于“久”久為功。作風建設如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松勁退千尋;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棄滯。實踐深刻昭示:優良作風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其鞏固與深化更需持續發力、久久為功。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必須常抓不懈。泰山半腰有一段平路叫“快活三里”,一些人爬累了,喜歡在此歇腳。然而,挑山工一般不在此久留,因為休息時間長了,腿就會“發懶”,再上“十八盤”就更困難了。干工作同樣如此,越到緊要關頭越不能有絲毫松懈。只有以滾石上山的勁頭、爬坡過坎的勇氣,才能攻堅一個又一個難題、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從而實現生產裝置安全穩定運行。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是改進作風的切入口和動員令,其生命力在于執行,其價值彰顯于實踐。讓我們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與執著,將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融入血脈、見諸行動,以身體力行的務實擔當,不斷擦亮作風建設的金色名片,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注入不竭的清風正氣與奮進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