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陜煤集團關于加強基層共青團組織建設工作要求,進一步激發公司廣大青年群體的組織活力,高質量選拔出政治堅定、能力突出、熱愛共青團事業的優秀青年骨干,近日,公司團委精心組織開展了新一屆共青團干部公開競聘活動。本次競聘面向公司團委委員、團支部書記、團支部委員等多個兼職崗位,吸引了來自公司各條戰線的62名優秀青年職工踴躍報名。經資格初審小組嚴格審核把關,56名青年才俊脫穎而出,獲得參加后續筆試、面試環節的資格,展開激烈角逐。
"雙線聯動"嚴考核,夯實基礎促提升
本次競聘采用“筆試+面試”雙輪選拔機制,并在公司本部與彬州公司設立"雙同步"考場,有效保障了不同區域青年職工的公平參與權。筆試環節設計科學、內容務實,重點考察競聘者的黨團基礎知識掌握程度以及對青年工作實際問題的分析解決能力。通過理論測試與案例分析論述實操相結合的方式,全面檢驗了競聘者的政治素養、理論功底、邏輯思維和文字表達能力,旨在為公司精準選拔“提筆能寫、開口能講、遇事能謀、俯身能干”的復合型團干部后備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青年"評青年,公推公選顯公平
面試環節是本次競聘的最大亮點。公司團委打破傳統模式,創新組建了由21名公司優秀青年中層干部和青年職工代表共同組成的“青年大眾評委團”。評委團人選覆蓋公司不同部門和崗位,既有"管他的"上級青年中層干部,也有"他管的"普通青年職工,他們從多元不同視角,對競聘者在自我闡述和自由問答環節的表現進行科學綜合評分,真正實現了讓"管他的"和"他管的"共同參與選拔決策,將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和公推公選的精神落到實處,顯著提升了選拔工作的公信力與青年認同感。
嚴把"入口關",鍛造過硬"后備軍"
整個競聘過程組織嚴密、標準嚴格。競聘面試采取"6+3"模式(6分鐘自我闡述+3分鐘自由問答),對競聘者的政治表現、業務能力、創新思維、組織協調及服務青年意識等維度進行了立體化、全方位的評價。競聘者們準備充分,在自我闡述中結合崗位認知暢談自身優勢與工作設想規劃,在自由問答環節從容應對各個評委團成員提出的青年工作難點與思想引領等實際問題,充分展現了渭化青年積極進取、敢于擔當的良好風貌。最終勝出者將進入為期3個月的崗位試用期,接受實踐檢驗,進一步為企業高質量發展鍛造一支政治強、作風正、能力優的青年后備隊伍。
本次共青團干部競聘活動,不僅是公司深化共青團改革、夯實基層組織建設的關鍵舉措,更是拓寬青年成長通道、激發人才隊伍活力的生動實踐。競聘活動為公司優秀青年提供了展示才華的舞臺,極大調動了廣大青年職工參與團青工作與企業發展的熱情,更彰顯了渭化公司黨委對青年人才培養和后備隊伍梯隊建設的高度重視。公司團委副書記馮凱表示: “此次競聘是渭化公司落實陜煤集團關于加強基層共青團組織建設有關要求、創新團干部選拔機制的重要嘗試。通過搭建公平競爭平臺、引入青年民主評議,我們期望選拔出更多真正受青年信任、能服務青年的團干部。下一步,公司團委將持續優化青年人才培養機制,以更多更實的舉措凝聚青春力量,為服務助力渭化集團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春動能。”